近幾年,我國模具制造水平大幅度提高。一個國家的路沿石模具技術水平,已成為衡量國家制造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保持這些國家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優勢的核心競爭力。中國模具行業加快了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步伐,產業結構日趨合理。中國將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模具制造業基地之一。據介紹,這幾年全球58%的模具是由德國等國家生產制造的,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比例只占到1%,但今后東歐國家的模具將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而亞洲國家的生產比例將提高至22%左右。路沿石模具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備,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質量的高低決定著產品質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稱之為“百業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往往是模具自身價值的幾十倍、上百倍。由于現代模具企業大多體現出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和高素質勞動力密集以及高社會效益的特點,路沿石模具制造業已成為高新技術制造產業的一部分。
隨著模具制造工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日益加強與提高,國家制造行業把模具工業列為中國制造業之母,將模具制造業列為支撐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最基本的基石。所以,國家政策支持為模具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政策保障,提高了模具行業從業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正確的產業政策產生了正確的引導作用,促進了我國模具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骨干模具企業隊伍的形成。
現代路沿石模具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模具標準化程度、優質模具材料的研究、先進的設計與制造技術、專用的機床設備及生產技術管理等。其中CAD/CAM技術在模具生產中的應用,無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被認為是現代模具技術的核心和重要的發展方向。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產品生命周期各個環節的智能化,實現生產過程各個環節的智能化,以及模具設備的智能化,也要實現人與系統的融合及人在其中智能的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包括硬件與軟件的集成實現。各種通訊協議及制造自動化協議,信息通訊接口,系統操作控制策略等,是實現各種制造系統自動化的基礎。目前早已出現了通過實現跨國界模具設計的成功例子。網絡技術的應用為我區模具企業實現敏捷制造和動態聯明奠定了技術基礎。
未來產品的開發設計不僅用到機械科學的理論與知識,還用到電磁學、光學、控制理論等,甚至要考慮到經濟、心理、環境、衛生及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產品的開發要進行多目標全性能的優化設計,以追求模具產品動靜態特性、效率、精度、使用壽命、可靠性、制造成本與制造周期的最佳組合。